作為政策扶持性行業,環保產業在密集政策中曙光初現;作為行業龍頭之一,東江環保在洶涌澎湃競爭中保持領跑。環保產業顯露五大發展態勢,東江環保秉承四大戰略方向。定位清晰,把脈行情,順勢而為,力保地位,這些因素或許不是東江環保崛起的全部因素,但這些定然是東江環保崛起的必備要素。
曙光中領跑掘金 東江環保未來戰略透析
作為現代化的兩大引擎,工業化與城鎮化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但“兩化”進程的加快,同樣使得越來越多環境問題衍生,進而阻礙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環保產業發展曙光顯現
據東江環保總裁陳曙生分析,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方面:一是大氣環境,目前我國重點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普遍較差。二是水環境,全國范圍內水污染嚴重。三是固廢處理能力有限,導致固廢污染事件持續不斷。此外,土壤環境污染嚴重,出現“毒地”、“毒大米”事件;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TS(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有毒化學品污染嚴重、突發性環境污染高發、還有環境糾紛及群體性事件不斷等等。
前期環保投入的欠賬與不足,使得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困難重重。好在近些年來,尤其是從“十二五”末期開始,國家利好政策不斷加碼,使得環保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并逐步向經濟支柱產業靠攏,這才讓人民看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曙光,讓行業企業看到我國環保產業崛起的必然。業內一致認為,在千帆競發、群雄逐鹿的競爭壓力下,擁有資源整合能力、資本運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環境綜合服務商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
作為我國環保產業鏈條中的重要力量,東江環保近年來的領跑地位越發凸顯,尤其在固廢處理危廢領域的龍頭地位,獲得更進一步的鞏固與強化。
環保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在東江環保看來,產業規劃及密集政策出臺,資本瘋狂涌入,內外優良環境交織,環保產業的影響力日臻提升,黑臭水處理、污泥處置及危廢處理等新興領域的內涵與外延雙重拓展。未來,我國環保產業將朝著五大方向延伸:
一,固廢產業轉型生態化。環境環保從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綠色化轉變,標志著環境治理“效果時代”降臨。“垃圾圍城”警鐘的持續敲響,同樣為固廢資源化利用吹響了“集結號”。
東江環保立足固廢處理生態化理念,近年來跑馬圈地,頻頻斬獲大單,業務在全國范圍內紛紛開花落地,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以及新疆等中西部地區多個工業固廢、市政固廢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處置中心的BOT項目,在無害化與生態化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經驗與優勢。
二,服務產業平臺化協作。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示范園區等新興商業模式的誕生與崛起,是環保產業鏈綜合驅動因素疊加導致的結果。各大新模式中,又以環保服務產業平臺化協作最為吸引眼球。
東江環保作為平臺化商業模式的踐行者和受益者,公司一站式綜合服務在環保工程、工程運營、環保檢測、土壤修復、生活垃圾填埋、市政污泥處置等多領域項目中取得完美展現,為其前中后期業務的拓展提供可供復制的商業模式。
三,技術創新重要性凸顯。技術創新作為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驅動引擎,在環保產業中的作用更加彰顯。資本和孵化體系對技術創新的轉化,是一個企業壯大的基礎。而“中國模式”的技術孵化,將是整個環保產業崛起的本源。
東江環保含銅蝕刻液資源化技術、危險廢物焚燒技術、危險廢物穩定固化安全填埋技術、市政廢水BFBR生態處理技術、高濃度高鹽份難降解有機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等已實現產業化。公司自主研發的利用次氧化鋅制備飼料級堿式氯化鋅技術、貴金屬廢物深度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含磷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等也即將形成產業化優勢。
四,資本加速重構與整合。環保產業的高景氣度已經確定,17萬億的總投資勢必吸引社會資本的大肆涌入。而資本的涌入在推動環保產業整體發展,加速產業重構以及資源整合方面作用巨大且有效。強者并購布局變得更強,弱者或壯大或銷聲匿跡為他人做嫁衣裳。
收購湖北天銀51%的股權、持有珠海永興盛80%股權、收購睿韜環保85%的股權、收購濰坊藍海環境、收購華鑫環保100%的股權、收購如東大恒和南通惠天然100%的股權……東江環保利用資本實力,在夯實珠三角、做大長三角、謀篇京津冀、環渤海、中西部市場等方面樹立了榜樣作用。
標簽:東江環保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