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鳳莉 林先雨)4月28日,廣東石化公司碼頭運行部值班長關新在1號泊位“阿克蒙”航煤輪進行船岸安全檢查,做好航煤船離泊準備工作。
立足區位樞紐優勢,打造國際航空能源樞紐。廣東石化毗鄰珠三角核心港口,依托與深圳、香港“1小時陸運+半日海運”的時空距離,可快速對接香港乃至東南亞等航煤消費市場。廣東石化具有設計加工2000萬噸/年煉油能力,航煤生產與原油加工、芳烴等環節深度耦合,目前已形成“原料—煉化—出口”全鏈條模式。自2023年全面投產以來,面對內貿航煤銷路難以擴大的局面,在集團公司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的支持和幫助下,廣東石化于2023年7月開始全力推進航煤出口業務。
創新來料加工模式,摸索推進“經營型”轉變。廣東石化全面摸索推進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創新開展來料加工模式,由境外企業提供原油原料,加工后全部出口。在來料加工過程中,建立覆蓋生產、儲運、出廠全流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專線、專罐、專泵”管理,并定期對航煤儲罐進行沉降脫水、查水操作,確保添加劑的均勻性。在出廠環節,采取“隨車樣”鉛封確認、過濾器壓差監控等措施。2023年至今,航煤成品罐各項檢測數據均100%達標,電導率、磨痕直徑等關鍵指標優于行業標準。
深挖裝置增效潛能,開展航煤收率提升攻堅。面對市場需求變化,廣東石化嚴格控制航煤、石腦油、柴油切割點,最大程度減少餾程重疊,同時,通過提高柴油加氫裝置轉化率、實施焦化裝置生焦系數控制等技術手段,實現柴油組分向高附加值航煤產品的轉化。其中,將常減壓Ⅰ常三線直餾柴油轉供柴油加氫Ⅱ,同步提升加氫裂化裝置負荷,增加航煤日產量。同時,公司通過摻燒低價原煤、延長焦化裝置清焦周期等舉措,實現“增產”與“降耗”雙贏。截至目前,廣東石化航煤收率比集團公司煉化企業平均收率高出4.7個百分點。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