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電機網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
未來十年 我國電力裝備如何發展?
(一)電力裝備產量穩居世界首位
自2006年開始,我國發電設備年產量連續9年超過1億千瓦,占全球發電設備產量的50%以上;截止2014年底,我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為13.6億千瓦,已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自2008年開始,變壓器年產量連續7年超過10億千伏安,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為57.8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現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力裝備制造大國。2014年,電力裝備制造業實現的工業總產值超過5萬億,主營業務收入5.33萬億元,實現利潤3112億元,進出口總額1649億美元。
(二)電力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發電成套裝備、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裝備、智能電網用成套裝備等為代表的電力裝備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技術裝備及產品包括:
發電設備:1000兆瓦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700兆瓦及以上水電機組、1000兆瓦級核電機組等;300兆瓦F級重型燃氣輪機。
輸變電設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成套設備、±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設備、智能電網用輸變電成套設備。
關鍵核心零部件: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和大型核電機組用安全閥、大型發電機組用保護斷路器、5英寸7200伏/3000安、6英寸8500伏/4000~4750安電控晶閘管、5英寸7500伏/3125安光控晶閘管、±80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直流輸電換流閥。
(三)電力裝備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能力顯著增強
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成功研制出一批適合我國國情、國際領先的電力裝備。
已先后應用于河南沁北600兆瓦超臨界火電工程、浙江玉環10000兆瓦超超臨界火電工程、寧夏靈武1000兆瓦超超臨界空冷火電工程、四川白馬超超臨界循環硫化床工程、三峽水電工程、溪洛渡水電工程、向家壩水電工程、嶺澳二期核電工程、三門核電工程、官廳—蘭州東±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云南—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一批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有力地確保了國家“西電東送”能源戰略的順利實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