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之后,“工匠精神”已成為今年一個特別時髦的詞,紅遍神州大地。
在中國“十三五”開局之年,在中國經濟發展處在新常態的關鍵時期,全社會如此廣泛關注和探討“工匠精神”,意義非凡。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不斷開拓,勇于創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建設發展成就。但在快速發展進程中,在市場經濟利益的刺激下,不少制造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發展粗放、管理粗陋、產能粗糙等問題。不少企業大而不強,產品檔次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弱。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粗制濫造,靠山寨和低價競爭,薄利多銷,也許還有一定的銷路。在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人們需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山寨低檔次的產品難得有銷路,只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損壞“中國制造”的名聲。因此,我國制造業要轉型升級發展,必須大力倡導“工匠精神”。
聯系蒼南印刷業的發展實踐,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現實需要“工匠精神”。
過去,蒼南印刷業的發展,靠的是敢想、敢干、敢闖的勇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依托靈活的市場經營機制,以先取勝、以快取勝、以多取勝,打下了“中國印刷城”一片天地。但在發展進程中,由于缺乏“工匠精神”,蒼南印刷業存在著數量優勢好于質量優勢,集群優勢強于品牌優勢,生產優勢勝于研發優勢的問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蒼南印刷業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價格競爭激烈;勞動成本上升,行業優秀人才缺乏;印刷利潤空間降低,市場競爭不規范的困境。在今天供大于求的“供給側改革”大趨勢下,蒼南印刷業如何從同質化惡性競爭的泥潭中走出來,殺出重圍?這就需要倡導用“工匠精神”打磨蒼南印刷業,推動傳統印刷業改造升級發展。
工匠精神,貴在敬業,專業執著。這種精神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堅守實業、堅持主業,“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經濟效益“短、平、快”的態勢下,蒼南印刷企業家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在實踐中不斷地追求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淘汰落后重復產能,加強技術改造,積極培育蒼南印刷業競爭新優勢。
工匠精神,貴在品質,以質取勝。這種精神對產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蒼南印刷業需要用工匠精神在努力提升品牌上做文章、下功夫,營造人人重視印品質量,人人創造精細質量的濃厚氛圍。用心打磨好每一個印刷產品,提高印刷產品的高檔次、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把過去靠拼設備、拼價格的類似肉搏的價格競爭變成以產品創意、產品優勢的競爭,最終達到“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工匠精神,貴在創新,堅守價值。當今社會是開拓創新的社會,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如火如荼,正在推動傳統印刷行業模式的變革。蒼南印刷業不能墨守成規,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實施智慧印刷,精細管理,無論在企業管理上,還是具體到印刷材料的使用、設計以及生產流程上,都要用工匠精神,嚴格要求,不斷創新完善,細心做好每一個服務環節,努力把企業打磨成有品牌、講信譽,永葆青春與活力的百年經營老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