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設備網訊】我國“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指出,圍繞建設制造強國,大力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發展網絡協同制造技術,重點研究基于“互聯網+”的創新設計、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工廠、制造資源集成管控、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務等關鍵技術;發展綠色制造技術與產品,重點研究再設計、再制造與再資源化等關鍵技術,推動制造業生產模式和產業形態創新。
智能制造將成激光產業下一個風口
我國激光產業轉型智能制造
在激光產業鏈中,我國擁有大量激光設備集成商,同時也是激光應用的最主要市場之一。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后,國產激光設備已經成功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成為激光加工應用普及的重要推動力。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實施,激光技術以其無法比擬的優勢,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在自動化及網絡化等技術大量引入之后,激光制造也開始向智能制造轉型。
2016年初,華工科技擬募資不超過18.07億元,用于激光精密微納加工智能裝備產業化、基于激光機器人系統的智能工廠建設、物聯網用新型傳感器產業化和智能終端產業基地等四個項目。據華工科技相關人員表示,此次募資的投向主要還是圍繞公司此前的主業進行拓展,實現公司產品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智能制造,另一個是傳感器,公司研發的新型傳感器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另外子公司華工正源基于在自制光芯片方面的優勢,結合控制接口技術和海量智能終端制造能力,將實現向智能終端的拓展。
2016年7月,寶安區政府與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手共建百億級激光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打造全球激光產業高地。根據協議,大族激光集團將充分發揮在激光加工及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優勢,與寶安區共同培育和發展以機器人、智能裝備、先進制造等為代表的重點優勢產業,在寶安區打造激光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基地,實現在機械、汽車、電子、航空、軍工等關鍵領域成套技術裝備的突破和發展。大族激光集團還將加大在寶安的投資,建設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中心,包括建設激光傳感研發部在內的六大研發部,努力成為國內機器人研發高端科研力量的集聚地;另外,大族激光集團還將在寶安區擴產建設高、中、小功率光纖激光器等系列激光產品線,滿足國內外高速增長的光纖激光器市場需求。
“互聯網+”帶來全新思維
激光作為一門新興產業,在過去幾十年的應用中,已經證明了其節能、環保、高效等綠色特質,而如何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發展創新服務,成了推動激光產業向前發展的重要環節。
自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新模式引爆各行業。通過一年多的實踐,“互聯網+”已和激光行業逐步結合,并體現出了其優勢。一些先進的激光企業,通過建立網絡商城,云平臺等開始了“互聯網+”的嘗試。這些從個體企業層面對于“互聯網+”的實踐,讓我們感覺到,互聯網和激光產業的融合,還能夠更進一步。
在信息化時代,任何企業個體將不再是獨立的存在,如何把握行業最新動態及技術、如何控制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以及如何更新管理理念等都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互聯網+”為企業發展帶來全新思維模式,在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舉辦的第三屆“OFweek中國激光在線展”上,您將看到激光企業如何實現與“互聯網+”有機融合,實現效益最大化。本屆在線展會,將邀請大族激光、IPG、華工激光、華日激光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面對轉型升級風口,激光巨頭們早已行動,你還在等什么呢?
(責任編輯:倩雯,QQ: 2355779329)
推薦閱讀:2017年展會信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