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內的化驗工作,從工作的本身性質來看需要專業的儀器、藥品、專業的化驗人員等,需要占據污水廠里初期投資和后期運營中的一部分資金。在很多較小規模的污水廠(站)中,往往對化驗起不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很多都沒有設立。那么化驗在污水廠的管理中究竟有沒有必要進行設立,化驗工作在污水廠管理中的作用到底是怎么的?今天我們來了解污水廠里的化驗工作。
作為污水廠的化驗工作,是完全服務于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管理的一個重要部門。在公眾號的前面的一些文章里,我們對污水的水質進行了逐項的介紹。污水處理廠作為一個水污染環境治理的部門,對水質中的污染物質的降解和去除是它的主要任務,而如何發揮污水處理廠中的各個處理構筑物的作用,使最終的出水達標,是污水處理廠的工藝管理的主線。那么化驗工作在這條主線中的位置是什么呢?
第一,化驗是污水管理的“眼睛”。污水廠的化驗工作作為對污水水質的一種科學方法的分析判斷,通過標準的化驗方法得出水質的數據,作為污水處理管理中的重要參考指標,是管理人員進行日常判斷的基礎。城市污水由于收集的管網覆蓋面積大,收集的水質復雜,污水水質日、月、季、年都在不停的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雨污合流制的下雨季節,北方冬季的采暖鍋爐啟用季節,污水管網倒灌破裂,還有一些違法排放到市政管網的工業廢水等。這些特殊的進水往往對污水處理廠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造成極大的沖擊,在缺少化驗數據的情況下,對于這種沖擊往往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做好應對管理。有了準確的化驗數據,管理人員就有了穿透污水的“眼睛”,對污水的變化了解,通過對進水COD、BOD、氨氮、總磷以及一些其他指標的及時化驗,準確的把握污水的變化情況,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調整。
第二、化驗是活性污泥的“嘴巴”。活性污泥作為以生物法進行處理的污水處理廠中核心物質,它們的質量的好壞,生存狀況的優劣是污水處理廠最終出水達標的前提和保證。但是活性污泥體積小,在水中成絮凝體狀態存在,僅憑肉眼和嗅覺等,對它的判斷是遠遠不能滿足工藝管理的要求的。對活性污泥的各項指標的化驗就成為了活性污泥的“嘴巴”,通過化驗得出活性污泥的SV,MLSS,MLVSS,SVI,微生物等的各項指標就成為了活性污泥的話語,活性污泥通過這些化驗指標,向每個管理人員講訴著活性污泥的生存狀況,品質優劣等等。工藝管理人員通過辨識這些指標的變化,了解活性污泥的講訴的各種情況,從而進行有效的判斷,把活性污泥的狀態調整到最佳位置,使處理出水達標。
第三,化驗是預測變化的“鼻子”。污水處理廠的最終處理的出水達標受到進水水質、設施運行情況、設備運行情況、活性污泥生長狀況等等諸多環節的影響。這些影響產生的不管是“蝴蝶效應”也好,還是“骨牌效應”也好,在日常的管理中都會造成難以預知的結果。在一個有效開展化驗的污水處理廠,通過長期的化驗積累,就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化驗結果體系,特別是針對一些異常的工藝情況,在經過多次的詳實的化驗積累以后,管理人員通過以往的化驗數據的變化,就能夠分析出來工藝的異常變化。所以這種工藝異常的變化并不是不可預知的,積累的以往的化驗數據的變化,就是管理人員預測變化的“鼻子”。通過對化驗數據變化的嗅覺,管理人員可以預判工藝的變化,出水水質的變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這種變化的前兆期間進行控制或者改變,從而保障出水的穩定達標。
第四,化驗是聽懂溶解氧的“耳朵”。污水處理的生物處理的核心是好氧微生物對氧氣的利用,水中溶解氧氣的變化和多少,對好氧微生物的生存的影響非常重要,有效的溶解氧供給,是對好氧微生物處理效果的保障。近年來,隨著對水體中營養物質的嚴格要求,污水處理對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去除日益成為重點管理項目,除磷脫氮的工藝管控需要精細化的污水管理,特別是對生物池內各種厭、缺、好氧環境的準確控制,對各種不同菌種生存環境的良好保證,是現階段的污水處理廠的更高的要求。對生存環境的有效的進行控制需要聽懂氧氣在各個階段的表達,化驗通過高效精細的儀表,對水中溶解氧的多少進行檢測,管理人員通過化驗數據,精確的調整控制生物池內各個階段的溶解氧,達到對生物池的精確控制,對氮磷等營養物質進行去除,滿足排放水體的環境目標要求。
污水處理廠(站)的日常運行中,需要管理人員對各種指標有準確的把握和管控,化驗工作彌補了管理人員僅憑經驗積累的判斷造成的不足和誤判,詳盡的化驗數據分析也給工藝管理人員提供了工藝管理過程中,每一項的工藝操作達到的目標和沒有達到的目標,從而對工藝操作實施的有效性做出判斷,為工藝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一個污水處理廠的管理體系中,如果說管理人員是體系中的大腦,那么化驗工作就是管理體系中的“耳鼻眼舌”等各種感覺器官,化驗工作通過科學準確的方法,對污水處理廠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化驗分析,為污水處理的管理體系提供詳實有效的數據,為污水處理的精細化管理,數據化管理,趨勢化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