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錦綸工業絲生產難題有了新突破。“我們在開發熔體一步法高速四頭紡技術基礎上,完成了四頭紡
裝備的升級改造。目前,7系列高速四頭紡
裝備開車20多天來,運行情況非常好,實現了每分鐘2800米的紡速,單錠產能比以往可提高3倍,產品品質提升,同時用工減少20%,能耗下降15%.”1月16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簾子布公司總經理王安樂向記者介紹說。
“尼龍66工業絲高速四頭紡裝備技術升級改造,填補了國內空白,對集團公司錦綸66行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將強力支撐尼龍產業鏈的發展。”王安樂說。
據介紹,去年12月中旬,第一筒用熔體一步法高速四頭紡技術生產的錦綸66工業絲在該公司下線。這意味著該公司已擁有世界先進的錦綸66工業絲高速四頭紡生產裝備及技術,進一步鞏固了“神馬”品牌在輪胎骨架材料市場的主導地位。
“近年來,國內外紡絲裝備發展迅速,滌綸工業絲已實現多頭高速紡絲,但錦綸66工業絲因生產難度大,多頭紡絲技術并不普及。只有完成高速四頭紡裝備升級改造,才能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王安樂說。
2016年12月,該公司在前期取得的多項研發專利和專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試驗位,成功開發出填補國內空白的熔體一步法高速四頭紡技術。2017年,該公司又利用設備檢修時間,對聚合關鍵設備實施增產改造,并利用試驗位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去年7月31日,該公司開始實施7系列高速四頭紡裝備升級改造。
按照工藝要求,老生產線設備紡絲箱以下設備全部拆除,基礎設施按圖紙重建。為保證按期完工,降低生產線升級對產量的影響,該公司派專人在設備生產廠家堅守兩個多月,監督設備加工質量及進度。項目辦人員打破傳統安裝方式,哪臺設備具備條件就先安裝哪臺,確保了工程質量和進度。
在改造過程中,該公司注重提升裝備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安裝了機械臂托舉裝備,有效降低了整備紡絲組件安裝的勞動強度。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技術攻關力度,使原絲筒落筒后經過固定軌道運輸到暫存臺,由機械臂轉移到臺車上,再由AGV自動運輸車拉到分級間,進一步節省人力成本,提升綜合效率,鞏固并全面推廣7系列高速四頭紡技術。”王安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