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最質樸的理解。天空沒有藍天和白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無從談起。因此,必須通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這個突破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為科學治氣、精準治污,切實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安徽宿州市在現有3個國控點與4個省控點的基礎上,已經完成了首批重點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宿州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建設,為各個鄉鎮空氣質量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通過設立空氣自動監測站,使得環境監測點位遍布城區周邊八個方位,實現了城區周邊全覆蓋,為各個鄉鎮空氣質量治理提供數據支撐并兼顧了宿州市氣態污染物來源方向監測。
環保部門可以根據空氣監測站傳送的信息,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并結合風速等氣象信息,快速發現并鎖定周邊的污染源,及時進行處理,以防止污染進一步擴大。通過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將實現對大氣污染物在空間、時間上的全方位監測,從而更高效、更準確地開展大氣環境監管工作。
據了解,宿州市此次建設的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項目總投資1950萬元,監測站儀器監測范圍滿足國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儀器與技術要求(SO2、NO2、CO、O3、PM10、PM2.5)。城區周邊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建成將促進治理大氣污染由被動式、治標式、粗放式管理向網格化、實時化、精準化治霾轉變。
下一步,宿州市生態環境局將加強空氣質量監測站系統的管理和應用工作,依托空氣質量監測站系統加強對空氣污染的全面監控、快速預判、溯源追蹤和及時處置,鐵腕治理大氣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
(資料來源:拂曉新聞網,仙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