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智能表計行業成功落地 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作者: 2021年10月22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導讀:智能表計不僅能將表端的用戶信息和計量數據統一傳輸到集中器,供相關部門實時監控每塊表的在線運行情況、定時抄表、調整價格,還能方便用戶在線查詢、付費和遠程控制閥門。   隨著2019年我國NB-IoT(窄帶物

       導讀:智能表計不僅能將表端的用戶信息和計量數據統一傳輸到集中器,供相關部門實時監控每塊表的在線運行情況、定時抄表、調整價格,還能方便用戶在線查詢、付費和遠程控制閥門。

  隨著2019年我國NB-IoT(窄帶物聯網)應用正式步入百花齊放的時代,用戶數突破6000萬人次,我國的NB-IoT水表及燃氣表用戶數亦雙雙邁進1000萬大關。這場升溫迅速的智能表計革命,將會給表計這個傳統行業創造多大的市場發展機會?市場大火的背后,又將會有多少玩家從中受益?它們的玩法和優勢又有何不同?

  NB-IoT技術復燃智能表計行業大火

  實際上,智能表計并不是一個新興智能產業。我國表計行業經歷了從機械表到智能表的演變,而智能表也從一開始的IC卡預付費表發展到智能遠傳表,再進化到電子表階段。其中,IC卡式表的誕生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而物聯網智能表大約從2013年前后開始出現。

  除了智能表計行業滲透率較低外,國家政策的引導、標準的統一、基站的配套、市場需求以及AIoT芯片、NB-IoT芯片及產業鏈的成熟,與物聯網智能表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

  從技術上看,物聯網智能表主要是利用2G、GPRS、藍牙、NB-IoT等傳輸技術,將表端用戶信息和計量等數據直接傳輸到后臺,方便相關部門直接在后臺調整水燃氣價格、實時監控每塊表的運行情況,再也不用挨家挨戶上門抄表,同時也方便居民能直接在線上進行數據查詢與付費。

  而近兩年物聯網智能表的爆發,NB-IoT技術及產業鏈的成熟發展則是其中的關鍵。

  以往的IC卡式、小無線遠傳式表,其信號傳輸穩定性差,在遠程控制閥門和實時調價等方面也缺乏靈活性,盡管以2G、藍牙等技術為主的物聯網智能表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劣勢,也仍存在不足。

  一方面,2G網絡的功耗較大,無法滿足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應用的低功耗需求;另一方面,2G網絡的穿透能力不足,有無法覆蓋地下管網、地下室二層以及集裝箱內部等缺點;而藍牙作為一個短距離通信技術,其連接數和距離也是有限的,無法在低功耗廣域物聯網里面大規模部署。

  但隨著三大運營商加速押注NB-IoT網絡建設,以“低功耗、廣覆蓋、大容量、低成本”為四大優勢的NB-IoT技術和產業鏈日益成熟,同時與2G網絡相比,NB-IoT網絡所能承載的用戶數可提升5到10倍。加之近年來我國逐步推動2G/3G網絡的清頻和退網,更是為NB-IoT在智能表計領域的應用破開了更大的市場缺口。

  未來,隨著NB-IoT智能表的廣泛應用,也將為智能表的在線調價/支付、運維成本、網絡化及自動化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帶來更大的便利。

  打響全國智能水燃表改革戰

  目前,我國表計市場仍處于傳統機械表和智能表共存的局面,并且水、電、氣、熱四大智能表的發展程度也各不相同。據行業相關證券報告數據,現今我國智能電表滲透率最高,超過90%;其次分別為智能燃氣表和智能水表,滲透率分別約50%、30%;由于智能熱量表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等北方15個供暖地區,且季節性較為明顯,因此滲透率低。

  電表行業在中國市場整體是比較特殊的,一些傳統電表目前仍采用IC卡預付費的模式,PLC電力線載波技術在電力行業大量得到使用,有著更為成熟和深入的產業鏈布局。

  在中國目前的智能電表領域,一些局部地區開始用嘗試基于NB IoT技術的智能電表的試點。讓傳統電表行業推翻原有產業鏈十分成熟的商業模式,短期內從市場、用戶需求和地方政策等方面來看,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現階段我國智能表計行業的發展重心主要集中在智能水表和智能燃氣表市場,這也是NB-IoT技術發展過程中落地最為迅速的應用場景之一。

  這場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智能水燃表更換運動,給智能表計行業帶來了多大的市場?

  到2023年,我國智能水表和智能燃氣表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分別達到約211.6億人民幣、162.9億人民幣,合計創造出374.5億人民幣規模的智能水燃表市場。

  雖然NB-IoT智能水氣表市場還沒有完全起爆,但它后續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基于相關行業數據,今年我國智能燃氣表和智能水表出貨量都將雙雙突破2000萬臺,相比去年各自剛剛邁入1000萬大關的出貨量直接翻一番。

  在這塊誘人的市場蛋糕面前,產業改革戰一觸即發。無數玩家蜂擁而至,但誰才是智能水燃表市場下最大的受益者?在供應鏈方面,上有紫光展銳、聯發科、嘉楠耘智和芯翼信息科技等芯片供應商,相繼開發低功耗、高性能的NB-IoT芯片及智慧系統;下有金卡智能、新天科技、秦川物聯等制表廠加速研發和生產更先進的智能表計終端產品。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亦參與其中,不斷擴大招標與合作,發布一系列智能模組及解決方案,逐步推動各地表計的排查與更新。在這場圍繞一塊小小智能表計的革新戰中,智能芯片及模塊的競爭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以智能燃氣表為例,據頭豹研究院數據,一個市場均價為270元人民幣的智能燃氣表,生產成本大約為220元,主要由基表、智能模塊、原材料(閥門、皮 膜等),以及生產線折舊、人力投入等四大塊構成。其中,除了基表、人力和設備成本外,集中器和控制器等智能模塊的成本占比最高,約為50元人民幣,占總成本的22.7%,其他原材料成本僅約10-20元人民幣,成本占比低。

  除了上游芯片及模組廠商競爭激烈外,下游制表廠市場的團戰也同樣打得火熱。在傳統表計市場,我國早已有一批實力深厚的表計企業,包括新天科技、寧水集團、金卡智能、三川智慧等,但在NB-IoT智能表計需求的沖擊下,這些玩家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搶位賽。

  激情團戰的除了芯片和制表廠商,還有貫穿智能表計產業鏈始終的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自2016年以來,就一直在加碼布局NB-IoT網絡建設,并推動著智能表計行業的發展。

  總的來看,這場自上而下掀起智能表計產業革新浪潮的搶位賽,不僅為傳統玩家在新時代下的技術轉型提供了新機遇,也為新玩家的入局開拓了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智能表計行業的發展并非只存在一種模式,尤其在行業不同的發展階段,NB-IoT技術的涌入和滲透,一定程度上也為一些玩家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打差異化競爭提供了機會。以NB-IoT技術為主的智能表計市場的崛起,既給產業帶來了大量的發展機會,也必將帶來行業變局。

  NB-IoT智能表計在落地過程中也存在兩個難點。

  一是NB-IoT網絡覆蓋的問題,國內運營商對NB-IoT網絡的建設尚未像2G網絡那么完備,仍需要運營商的持續投入;二是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也需相關行業的企業不斷花時間進行打磨和提升。

  整個表計類市場,從芯片商到方案商、從模組商、各大表廠到燃氣公司、水司等等,每個環節都需要通力合作努力創新,這樣就可以推動整個市場和產業鏈的健康和良性的發展。

  也許很難想到,人們生活中并不起眼的一個水表、燃氣表也能掀起龐大規模的智能落地潮。在技術與政策的支持之下,目前智能表計行業已經步入發展快車道,隨之而來的將是巨大市場空間的釋放,以及愈發激烈的市場搶位賽。但歸根結底,這個產業崛起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并非芯片及模組廠商,也不是制表廠、運營商,而是用戶本身。

  作為新基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NB-IoT技術在智能表計市場逐步落地、發展過程中所帶給人們的價值,遠比數百萬顆芯片、數百套智能表計產生的經濟效益多得多。未來,隨著智能表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落地,相信人們一定能享受到更多技術進步給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便利。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