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化工行業的并購交易活動相對遇冷。國際投資銀行華利安諾基董事總經理利蘭·哈里斯在接受ICIS采訪時表示,導致并購交易難度加大的原因是利率飆升和缺乏融資渠道,從而提高了并購成本。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盈利不確定性,也是阻礙并購交易活動的一個主要因素。
針對目前跨國化企的投資并購的冷淡,哈里斯表示:“本應在2023年初發生的交易,如今可能會推遲到年中。許多私募股權公司持有的交易要么被取消,要么被擱置,因此積壓的交易增加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一情況呢?哈里斯表示,首先在于,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相關企業看低了收購業務的預期收益和交易價值。哈里斯表示:“在貸款市場重新開放、債務成本下降、美聯儲的行動更加確定、對經濟發展方向更有信心之前,買家對并購交易的預期會打折扣。”
哈里斯認為,目前,私募股權公司仍有充裕的資金,仍對投資感興趣。但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它們在評估交易時,下調了化工類并購交易的估值。這樣,買賣雙方無法就價格達成一致,交易根本無法完成。哈里斯表示:“如果買家認為目標企業的表現低于正常水平,也許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但接下來的挑戰是找到愿意在這個時間點賣出的賣家。目前,杠桿貸款的成本在2022年基本上翻了一番。隨著融資成本的上升,市盈率正在下降,這是自然發生的。賣家如果要交易,市盈率還會繼續下降,因此目前的交易暫停了。”
在業務基本面方面,哈里斯表示,隨著供應鏈限制基本得到解決,現在化企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目前的需求波動因行業而異,建筑和汽車市場將面臨更多困難,打擊了涂料、黏合劑、密封劑和彈性體行業。與工業制造業相比,醫療保健、個人護理和食品原料等其他化工子行業更能抵御經濟衰退。
哈里斯指出:“我們仍處于化工市場的調整時期,這導致了不確定性。當你把所有這些不確定性加在一起時,預測財務業績就變得非常非常困難,導致缺乏投資信心。”他指出,私募股權公司不太可能冒險開始一個新的平臺業務,而是更聚焦在他們目前已有投資的領域。整體并購交易活動將會下降,跨國化企目前專注于內務管理,而不是對外投資。
不過,哈里斯同時認為,盡管目前的并購交易條件艱難,但買家們仍對并購交易感興趣,因為這可以實現業務的增長和韌性。
哈里斯表示:“買家們絕不會放棄并購交易行動,問題只在于市場何時能恢復正常。有人認為市場恢復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也有人認為需要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他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美聯儲和利率走勢,以及對股市和高收益債券市場的影響。2023年,化工并購交易活動將集中在中間市場交易,主要是化企的戰略收購和私募股權公司的補強收購。哈里斯表示:“現在不是做大交易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防御性的并購交易,中間市場的補強交易將繼續進行。”
隨著市場條件轉好,化工并購交易活動可能會增加。哈里斯表示:“有一些樂觀的看法認為,由于被壓抑的需求和市場中的資金量,化工并購交易活動將會迅速回歸,這可能會帶來令人意外的利好。無論資本的邊際成本如何,在任何時間進行一項高度戰略性的交易都是有意義的。目前,企業間的雙邊對話仍在進行,重大戰略交易受金融市場噪音的影響小得多,可以采用更有創意的融資結構。只要商業狀況恢復,化工行業并購交易活動就有望反彈。從本質來說,投資者當然對那些接近核心、有意義且可增值的資產感興趣,人們對化工并購交易的看法并沒有根本改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