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越多,越是虧損,越是不能停工,甚至連減少產量都很困難。這不是一個矛盾的個案,記者調查發現,大型鋼鐵企業諸如武鋼、唐鋼、安鋼、重慶鋼鐵、馬鋼都是這樣做的。雖然,寶鋼掌舵者徐樂江曾在不久前預言“今年二三季度鋼鐵行業人會理智下來”;然而,多年過度擴張的鋼鐵業卻在鋼企自身、上下游、銀行、地方政府等的相互博弈作用下,變得難以理智。 GTXH觀點:鋼市“怪象”揮之難去:一邊是市場成交始終不佳;一邊是鋼廠依舊開足馬力生產。其實,產生的根本是國家最近幾年頒布的各種關于鋼鐵產業的政策與意見;最近一段時間,《實施細則》、大氣“國十條”的發布,使得淘汰落后產能又繼續在耳邊響起。一方面,鋼廠的產能決定一切,當產能低于標準時,毫無疑問,企業便會被淘汰。另一方面,鋼廠的銷售機制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單純的出口和供應鋼貿商變化成為出口、鋼貿商以及終端市場三管齊下的機制,很明顯,鋼廠搶奪了鋼貿商一部分的市場。面對如此多的危機,鋼市怪相怎能不來。 |
標簽:不銹鋼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