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分布在輪南油田百里探區的萬余塊光伏板閃耀著藍色光澤,盡情吸收著初夏陽光的“饋贈”。
挺進新能源戰場后的老油田,正煥發出別樣“光”彩。“總占地面積149畝的6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運行近1年來發電量已突破1000萬千瓦時。”塔里木油田輪南采油氣管理區地面工程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鞏玉政介紹。
作為開發了35年的老油田,輪南油田采出程度高、措施挖潛難度逐年增加,走傳統生產老路難上加難。要在效益穩產逆境中實現“突圍”,找到新路徑、拓寬新空間是關鍵。
2022年,鞏玉政和同事們剛接手新能源工作時,一沒經驗、二沒方向。老油田怎么轉?高耗低效怎么破?新能源怎么干?他們一路摸著石頭過河。
破題由“光”而起。在距離駐地60公里開外、沒有配電設施的提爾根3T偏遠井,他們打響了新能源“第一槍”——建設投產了單位首臺單井儲能光伏站。鞏玉政坦言:“雖然一天130千瓦時的電能不多,但為我們解決了偏遠井供電的‘老大難’。”
一石激起千層浪。嘗到了新能源甜頭的輪南油田一路追“新”逐“綠”,又在輪南39-2井投運了中國石油首臺光電加熱爐,光電貢獻率達100%,年均減碳量相當于種植了6200棵樹。
“新疆地區日照長,我們就向陽光要資源。油氣田企業是能源生產大戶,也是能源消耗大戶。我們就想辦法把碳埋存到地下,減碳增產。”主導推進輪南2井區CCUS-EOR先導試驗地面工程的輪南采油氣管理區油氣藏地質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張博說道。
新思路才能開辟新路徑,輪南油田敢于先行先試。在充分梳理摸排新能源資源稟賦的基礎上,輪南油田重點開展太陽能、風能、余熱利用等可利用資源的篩選和試點工作,不斷發展壯大“新勢力”。2022年12月,投運中國石油首套全天候太陽能真空加熱系統。2023年1月,啟動輪南2井區CCUS-EOR先導試驗……輪南油田的低碳和零碳能源比例持續提升,油、氣、光、碳、熱等多元化能源體系初見雛形。
“油氣是能源,新能源也是能源,我們要樹牢‘能源當量’理念,擁抱綠色、擁抱新能源。”在單位形勢目標任務責任主題教育宣講會上,輪南采油氣管理區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崔小虎的講話擲地有聲,更加堅定了大家干好新能源事業的信心決心。
“今年1月至4月,清潔能源利用率達到30.54%,能耗總量、能耗強度同比下降15.1%和29.7%。”輪南采油氣管理區副經理寇國表示,輪南油田正在大力推進余熱利用、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致力于實現油氣生產運行全過程“零碳”的目標。
從勘探發現到三次采油,從傳統油氣到“碳”路新模式,一個老油田正逐步構建形成多能互補的供給新格局。寇國對未來愈發憧憬:“輪南油田會變得越來越‘綠’,能源體系會越來越‘新’,老油田煥發‘青春’正當時!”(記者 王成凱 通訊員 牛作杰)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