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的專業知識
螺桿在螺筒內做同向圓周運動時,捏合塊與捏合塊的運動間隙,在圓周內任意一點的幾何尺寸變量為零。即運動間隙變量為零。因此,我們稱為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
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與普通機相比有以下特點:解決了當擠出機長時間工作時產生固化粒子的現象,(一般工作10-15小時),這種現象是制粉廠家普通存在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影響粉末品質的重要因素。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提高了混煉效果,涂料表面光潔度可提高3-5度。自清理能力特強。做一般性品質粉末涂料長期不需開啟螺筒清機。雙向溫度PID自動控制,控制精度±1℃。螺筒ⅠⅡ區設備有軟化水自動循環冷卻控制系統。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設置有螺桿推出裝置。齒輪箱采用斜齒輪傳動裝置,齒輪熱處理后經磨齒,從而提高了傳動的平穩性并降低了機械傳動噪聲。喂料口配置永久強磁力金屬探測器。電料比參數指標為,每千瓦小時可生產13.5公斤粉末涂料,低耗節能,降低了粉末生產的成本。
無間隙N系列雙螺桿擠出機與普通機的辨別方法
外觀上辨別:捏合塊的幾何形狀。無間隙擠出機的捏合塊與普通機的捏合塊在外觀形狀上不一樣。測量法辨別:無間隙擠出機的捏合塊它的長短軸比值:一般在1.76-1.65之間。普通機捏合塊的長短軸比值:一般在1.4-1.25之間。觀察法辨別:人工轉動擠出機,觀察兩塊捏合塊間的相對間隙在轉動一周時,間隙是否一樣大。
無間隙N系列擠出機設計的兩個重要參數:長短軸的比值與產量的關系:在研制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的過程中,對捏合塊外形幾何尺寸運動軌跡的研究中發現,捏合塊或混煉塊長短軸的比值與產量有一定的關聯,普通60E機和無間隙N系列機捏合塊,它們的長短軸比值分別為:44N1.755N1.6260E1.25。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的兩捏合塊間所包容的物料體積相對于普通的60E的幾乎一樣大。因此在我們設計過程中可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增大螺桿直徑,達到提高擠出機產量的目的,不是無間隙雙螺桿擠出機最佳的設計方案,是增加能源損耗的根源。那么,為了提高產量怎么確定螺桿的直徑呢?這就要通過長短軸的比值關系,設定螺桿的直徑,然后計算出所需要的電機功率。這個功率的大小是否經濟合理?怎樣驗證呢?因此,在無間隙擠出機的設計過程中又斟定了第二個重要設計參數:電料比的指標:電料比設計參數:電料比參數的定義:每小時每千瓦能生產多少公斤物料。這個參數指標斟定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能源消耗,獲得最合理的擠出產量。
舉例說明:有兩臺擠出機,一臺60E型電機功率為22KW,每小時實際生產150公斤,第二臺44N型電機功率為15KW,每小時實際生產150公斤,比較兩臺的電料比指標。a.電料比1(kg/kw/h)=150kg/h÷22kw=6.8(kg/kw/h)。b.電料比2(kg/kw/h)=150kg/h÷15kw=10(kg/kw/h)。c.電料比2-電料比1=10-6.8=3.2(kg/kw/h)。d.通過比較可以看出,第二臺擠出機比第一臺擠出機每小時每千瓦可多生產3.2KG的物料。而第二臺擠出機比第一臺擠出機每小時少用的電量為:節約的電量:Q=(電機功率1-電機功率2)×1小時=(22-15)×1=7kw.h。如果每天工作時間按7小時計算,每年工作日為260天,每度電費按0.8元。按一班制,則每天可節省的電費:7×7KW.H×0.8=39.2元。每年可節省電費:260×39.2=10192.00元。如按兩班制,工作時間按14小時計算,則每年可節省電費為:2×7×7×0.8×260=20384元。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