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像和面時加點鹽改變其味道一樣,把多種納米材料復合在一起,通過優勢互補的捏合使其達到所需的功能嗎?今天,在本屆工博會上亮相的超細顆粒功能制備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臺由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華力索菲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設備,不但可用于3D打印材料的制備,還可用于化學藥品和中草藥的粉碎及制備。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研制的超細顆粒功能制備機亮相上海工博會。該設備不但可用于3D打印材料的制備,還可用于化學藥品和中草藥的粉碎及制備。
葛曉陵介紹,超細顆粒功能制備機的設計原理是先以高速氣流的猛烈碰撞把顆粒超細粉碎,自動分級后,再加入需要復合的納米或微米材料進行多種性能的捏合,使顆粒分體達到所需要的功能。
“以3D打印為例,由于打印出來的是一次成型產品,打印材料必須具備顆粒細、形狀規則且可堆疊、粘結的特點。這就需要給單一的打印材料加點顏料、粘結劑之類的‘料’,使其能在打印過程中成型且粘結緊密。”葛曉陵說,制備機的“捏合”功能,就是把性能各異的納米材料復合在一起,進行優勢互補,達到“像復印一樣表面光滑、沒有黑點的效果”。
像把普通面粉加工成精制粉一樣,原料藥在變成制劑藥之前,中間也有一個加工過程。超細顆粒功能制備機承擔的,就是這個加工的重要使命。“化學藥品超細粉碎后,一是容易團聚結塊不易流化,二是藥效易揮發。”葛曉陵說,此時加入藥品級的表面包覆復合劑,通過高速旋轉吸附在藥品的超細顆粒表面,既能防止超細顆粒團聚,又能形成一層保護膜以保護藥效。
該設備的設計原理是先以高速氣流的猛烈碰撞把顆粒超細粉碎,自動分級后,再加入需要復合的納米或微米材料進行多種性能的捏合,使顆粒分體達到所需要的功能。研究人員說,制備機的“捏合”功能,可以像和面時加點鹽改變其味道一樣,把多種納米材料復合在一起,通過優勢互補的捏合使其達到所需的功能。
這個原理同樣適用中草藥的粉碎和制備。研究表明,丹參、白芍、西洋參等上百種中草藥被粉碎的顆粒越細,越容易被人體吸收,但顆粒越細,藥效也越容易在制備過程中揮發掉。如何保護起來?給超細后的中草藥“穿上”保護藥效的“外衣”。這個“外衣”,既可以像芝麻球外的芝麻一樣附在表面,也可以玻璃球一樣把超細顆粒“罩”在中間。“以葵香為例,粉碎后,香味會流失,此時若加入食用級(或藥用級)的表面包覆劑等載體進行捏合,就能起到保護的作用。”葛曉陵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