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石油和化工重點行業裝備洽商會上反復聽到一句話:“今年化工裝備市場行情不好。”
這些前來開會的化工裝備企業老總或焦慮,或無奈,紛紛認為是整個石化行業經濟下行導致了化工裝備市場的愁云慘淡。
焦慮: 競爭激烈市場混亂
近期,化工裝備市場中上演的真假李逵的戲碼讓淄博真空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毅越來越擔心。原來,他公司的鎮牌之寶——雙山牌真空設備在市場上遭遇了一些名稱相似牌子的混淆。“雙山這個品牌經過我們多年的推廣經營,很多消費者已經認可了,可現在市場上‘雙立’、‘雙環’這些相近牌子的產品越來越多,這些企業的營銷人員甚至在對外推銷產品時佯稱‘我們的老板姓黃’。”黃毅一臉無奈。
其實在以往,這些做法是讓他不屑一顧的,可現在他感到越來越煩。“現在市場行情不好,這些企業不僅混淆消費者的視聽,還打起了價格戰,這無疑是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考驗。”黃毅說,淄博市以真空泵等產品為主打的企業有300余家,小企業居多,產品存在同質化現象。特別是部分小企業不重視產品質量,成本也低,價格也就一低再低,讓大家覺得市場競爭秩序越來越混亂了。
其實,今年以來淄博真空的銷售情況和去年基本持平,可黃毅感到些許不滿意。他認為,今年應該增長5%~6%,否則難以和持續增長的人力、原料等成本相抵消。但在他看來,如果與同行業的企業比,淄博真空的情況又是值得欣慰的,因為很多同行業企業銷售情況大幅惡化,舉步維艱。
的確,記者通過采訪壓力容器、化工泵、干燥設備等制造企業負責人了解到,化工裝備企業近況不好目前是普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各裝備企業便絞盡腦汁通過降價來得到訂單。
大連海密梯克泵業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部部長于靜杰告訴記者:“現在有一個明顯的感覺,今年石化企業裝備采購招標的項目少了,而且采購裝備的客戶也把價格看成是最主要考慮的因素。但在去年,這些下游客戶更多的在裝備性能是否符合企業生產工藝等方面嚴苛要求,并沒有過多地在意價格問題,這可能就和裝備企業間的價格戰有關。去年開工的項目多,裝備采購量大,裝備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也還不是很激烈,今年市場不好,裝備企業之間拼價格拼得厲害,所以用戶也是照著便宜的買”。
價格戰讓以往主打高端市場的大連海密梯克面臨了巨大的挑戰。于靜杰說:“部分中低端市場的用戶認為裝備能用就行,對質量要求不高,而我們的產品價格略高,這樣的話,獲得訂單的機會就不會很多。
于靜杰的感受得到了數據的證實。今年以來,大連海密梯克的銷售額在1億元左右,比去年下降了20%。而按照這家企業年初的預計,今年應該增加20%。“這個反差讓我們銷售部門承受很大的壓力。”于靜杰說,預期增長實際下降這樣的反差在裝備企業中是普遍現象,雖然各個企業之間情況有差別,但大多數企業都在承受這樣的銷售壓力。
記者采訪中發現,在這些企業看來,目前的嚴峻情況僅僅是開始。青島軟控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紹林認為,全國工業經濟整體下行,石化行業也是一樣。由于裝備是石化行業發展的配套產業,只有當石化企業有技術改造、有新建項目,才會有裝備需求。目前石化行業需求不振,自然在裝備采購和需求上會受到影響。
于靜杰也認為,今年的情況會不會持續惡化,會持續多長時間,是需要1年,還是更久,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市場景氣回升的幅度和速度。
大型石化裝置中許多關鍵設備仍依賴進口是目前我國石化裝備行業的現狀。日前,吉林石化完成了70萬噸/年乙烯裝置“心臟”設備——乙烯裂解氣壓縮機C3101裝置四年一次的大檢修。這套裝置是從日本三菱引進的,目前國內還沒有裝備企業能生產。圖為檢修人員拆卸起吊乙烯裂解氣壓縮機C3101透平及壓縮機殼體大蓋。 (特約記者 張恩輝 攝)
思考: 重視質量才能生存
盡管目前化工裝備市場的低迷讓黃毅憂心忡忡,但近期公司經歷的一件事似乎讓他看到了希望。
有一家企業挖走了淄博真空的技術人員,做成了類似淄博真空的產品后,用較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與淄博真空搶客戶。內蒙古的一家化工企業用了這家企業的裝備后,不到10天就出現了問題。現在,內蒙古的這家化工企業已經求助淄博真空幫助解決問題。
黃毅說:“即使依照圖紙生產裝備,但生產過程不一樣,檢測方法也不一樣,最終的產品在質量上是有差別的。”通過這件事,黃毅堅定了一個觀點:即便市場再怎么無序競爭,優質的產品還是可以贏得客戶的。
但記者發現,類似黃毅這樣,重視產品質量的觀點在當前低端產品充斥、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現狀下并不普遍。在化工裝備業內有這樣的諷刺描述:只要搭個棚子、有臺焊機就能搞壓力容器。雖有失偏頗,但也反映出裝備行業的門檻較低,技術含量低,同質化產品居多的現象。
對此,于靜杰呼吁,希望企業之間不要拼價格,在市場不景氣的這段時間深抓質量,著力解決過去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不足,為更好的市場機遇出現做好準備。“相信還是有一部分下游用戶更看重產品質量的,特別是實力較強的客戶和一些重大項目采購時。單純看重微薄利潤是短視行為,質量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第一位,希望企業不要因為經濟走勢的變化而忽略了這一點。”于靜杰告訴記者。
楊紹林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說,現在市場不好,對企業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要發展不可能一味的靠拼價格,否則總有一天會出現價格與成本倒掛,那時就將出現缺乏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大量倒閉,行業面臨洗牌。而產品質量好、技術力量強的企業就在大浪淘沙的市場中堅持下來了。目前,就是一個這樣的考驗,所以企業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產品質量、先進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
建議:契合新產業路更寬
業內人士建議,與其在傳統石化領域搶奪客戶,不如大膽邁進新領域。據了解,新能源、節能環保、新型煤化工等這些當前石化行業發展的熱點領域,正產生著巨大的裝備需求。
國信證券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十二五”我國現代煤化工項目投資額呈逐年增加趨勢,預計將達到8500億元,其中現代煤化工裝備需求達3800多億元。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也曾表示,裝備制造是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最重要的配套之一,未來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的確,記者發現一些卓有遠見的化工裝備企業已經將目光投向這些熱點領域,以期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石家莊工大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公司做干燥裝備起家,現在已經形成了多個成套裝備產品,企業實現了規模化發展。3年前,石家莊工大開始與其他企業和研發機構合作開發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粉煤灰制鋁等項目的裝備。
談到進入這些新領域的初衷,該公司總經理張繼軍說,國內化工裝備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低端化裝備已經過剩,競爭激烈且無序,企業很難有長遠和重大的發展。因此企業只能利用在專業裝備上的技術優勢,在新型化工項目上尋求利潤增長點。
在張繼軍看來,介入新型化工項目,把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契合,才是石家莊工大改頭換面的革命性舉措,也是傳統的化工裝備企業實現成長的良好模式和捷徑。
張繼軍告訴記者:“公司從項目的技術研發階段就開始介入,一直到技術工程化應用,通過入股的方式全程參與,聯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包。現在公司已經嘗到了當初所做決定的甜頭。目前,該公司負責的煤制乙二醇項目中的精餾設備已經通過中試鑒定,正在推廣。研制煤制天然氣和粉煤灰制鋁領域相關設備兩個項目也在積極進行中。”
和石家莊工大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做出同樣決定的還有江蘇密友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將重點在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領域拓展業務。下半年將增添更先進的裝備生產和檢測設備,為客戶提供更優質、高精度的粉體裝備。公司希望通過這樣的戰略改變,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我國有部分化工裝備企業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桂林橡膠機械廠研制出的1220熱板平移式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在卸胎部分設計巧妙,既能滿足客戶要求縮短卸胎時間的要求,又能彌補平移式機型卸胎高度不足的缺陷,在我國屬首創,目前已經出口至歐洲且市場平穩。圖為硫化機全景。(特約記者 李麗 )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