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合肥研究院發現合成硫氫體系高溫超導材料新路徑(2017-05-09)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研究員AlexanderF.Goncharov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基于硫氫的高溫超導材料合成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研究工作以Stablehigh-pre…[詳情]
力學研究所研制天舟一號“空間蒸發冷凝實驗裝置”(2017-05-09)
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二號自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以來,首次與貨運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對接準備狀態進…[詳情]
澳大利亞研究員研發出高性價比水質專用檢測儀(2017-05-09)
澳大利亞一位海洋化學博士研發出一款科研級別的水質專用檢測儀。不僅可以檢測常規的NH4,NO3,PO4,Ca,Mg,KH,GH,還能檢測較少人關注的Sr,Mn,K,I,Si。 水質專用檢測儀 日前,來自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詳情]
天然生物與仿生梯度材料研究獲進展(2017-05-08)
自然界中的生物體在長期的自然選擇與進化過程中,其組成材料的組織結構與性能得到了持續優化與提高,從而利用簡單的礦物與有機質等原材料很好地滿足了復雜的力學與功能需求,使得生物體達到了對其…[詳情]
新型插層鐵硒超導材料磁性研究獲進展(2017-05-08)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大勇、研究員鄒良劍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孫喆合作,在新型插層鐵硒超導材料(Li1-xFex)OHFeSe磁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詳情]
基于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貴金屬納米超晶材料研究獲進展(2017-05-08)
隨著現代納米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貴金屬納米超晶材料制備和可控光學特性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其在光電、新能源、工業催化、超材料、傳感技術、生物醫用等諸多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貴金屬(尤…[詳情]
研究人員將廢棄玻璃瓶變成了高性能電池材料(2017-05-08)
當前智能手機的一大短板,就是電池續航不夠給力。采用硅負極材料有助于提升電池性能,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iverside)的一支團隊現也證明——將廢舊玻璃瓶作為材料來源,對環境可以更加…[詳情]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7-05-08)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博士崔萍與校內外同行合作,揭示了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鋸齒型納米條帶邊緣重構的普適性原子尺度機理;進一步,基于所…[詳情]
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研究獲進展 石墨烯光電探測器原理分析(2017-05-08)
【亞洲儀表網】近日,普渡大學、密西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聲稱,已解決阻礙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的發展問題,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可用于成像、顯示、傳感器和高速通信。 石墨烯高性能…[詳情]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兩臺特殊質譜儀即將投用(2017-05-05)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是以核能材料、放射性標準物質的制備、地質礦產和環境分析測試技術研究與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檢測實驗室技術機構,也是核工業地質行業的仲裁分析測試實驗室,是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