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強韌化碳纖維復合材料關鍵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2-28)
碳纖維復合材料因輕質高強、抗疲勞、耐腐蝕、可設計性強等一系列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能源、建筑等領域的應用與日俱增。然而,由于碳纖維表面光滑、惰性大、具有化學活性的官能團少,導致碳纖維與…[詳情]
高延展性柔性電子器件非屈曲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獲進展(2016-12-28)
無機柔性電子器件仍然采用硅和金屬為材料體系,以柔性基體代替傳統電子器件的剛性基體,同時加之可延展力學結構設計,使得電子器件在發生整體變形的情況下,器件內部的硅和金屬材料仍然不被破壞,從…[詳情]
水熱法從生物質制備高效碳催化劑研究獲進展(2016-12-28)
生物質廣義為一切有機的可以生長的物質,狹義指植物的主要組分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全球每年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約1700億噸,所含的能量相當于5355億桶原油,遠高于2015年的原油消耗量(約350…[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連續碳化硅纖維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2-28)
為了滿足高溫結構材料的要求,碳化硅纖維從最初的高氧含量、富游離碳和低結晶度(CG-Nicalon)發展到近化學計量比、低氧含量和高結晶度的第三代產品(Hi-NicalontypeS與TyrannoSA3)。美國和日本的核能…[詳情]
化學所在新型pi-分子材料的設計及應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12-28)
發展新型有機pi-分子材料并應用于太陽能電池、場效應晶體管和發光二極管等領域是有機光電子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B類先導科技專項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朱…[詳情]
周一軍透露:上海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正在謀劃智能發展(2016-12-26)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12月20日,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副院長周一軍在參加“海派匠心——對話國企領導”全媒體訪談時表示,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正聚焦“中國制…[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碳基納米發光材料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2016-12-23)
碳基納米發光材料由于具有優異的熒光特性、生物相容性、易修飾性、制備過程簡單等特點,在生物標記、醫學診療、化學/生物傳感及光電器件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盡管近些年碳納米基制備和應用方面…[詳情]
俄國研究人員成功利用激光光譜測量液體中粒子尺寸(2016-12-23)
俄羅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的生物分析方法,利用激光光譜信號測量液體中納米及微米級粒子的尺寸。借助于此,研究成果可用于醫學研究的液體樣品分析、環境監控和液體…[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二維MXene材料作為功能分子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2-22)
隨著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電子器件的尺寸已跨入納米級,使得分子器件的設計和應用成為引導新型半導體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對相關材料與器件進行量子力學的原子級別的模擬顯得越來越重要。而二維材料…[詳情]
理化所燃燒合成材料制備技術研究獲系列進展(2016-12-22)
燃燒合成作為一種材料制備新技術,因具有工藝簡單、制備周期短且近零能耗、綠色制備等特征而得到國際材料界的廣泛關注,并于近二十年來持續快速發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詳情]